来源:半岛都市报
3月3日,
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的一项调研
冲上热搜。
最近,他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的调研。该团队在国内五个城市,花50000元,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800多份样本,得出一份打车报告。
报告显示:苹果机主更容易被专车、优享这类更贵车型接单;如果不是苹果手机,则手机越贵,越容易被更贵车型接单。
实际车费高于预估价
“熟人”打车比“新人”贵
在孙金云教授做的调研中,还发现实际车费与预估价总有差距。这个差距大多是实际车费比预估价要高,而这样的情况占比高达80%。
通过对比2017—2020年中三个年度前后的数据,复旦大学调研团队发现:乘客等候的时间明显变长,相比2017年,2020年竟然翻了一倍。而打车的费用,相比三年前,上涨近14%。
调研团队认为,“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此外,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
这些说法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今年1月,上海市消保委对在上海提供服务的AA出行、斑马快跑等10家网约车平台进行暗访后发现,消费者果真被多收钱了:在110次模拟乘坐中,有57次被多算路程、40次被多算时间。
据上海市消保委统计,去年全市共受理网约车类投诉586件,其中1/4涉及计费纠纷。
人大代表建议立法
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
这也并不是大数据区别对待用户第一次遭到社会质疑了。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表示,她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修改反垄断法及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的议案。
为此,杨松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一起调研研讨,议案就包括了建议立法禁止协同行为,规制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行为。
你平时用哪个打车软件?
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留言聊聊吧!
qyangluo